地学资讯速读——2021年6月21日

正文

地学资讯速读——2021年6月21日

2021-06-21 | 作者 :

category : 地理信息

综合新闻

1)《公共技术中心召开CMA资质认定基础知识培训会》:6月16日,公共技术中心邀请苏州集成校准检测认证有限公司的质量总监王珏对我中心CNAS认可体系内的人员进行了CMA资质认定基础知识培训。实验室质量负责人沈幸以及技术负责人近20人参加会议。王珏总监介绍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起源、发展、法规、相关标准以及计量认证CMA和实验室认可CNAS的主要区别、CMA资质认定方面基础知识、认证流程及评审的方法等,质量负责人沈幸也将研究所与公共技术中心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本次会议加深了中心成员对资质认定的认识,深刻理解了资质认定与实验室认证认可工作的不同,为中心申请CMA与CNAS双认证实验室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塔克拉玛干沙漠论坛纪念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来自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300多位代表,今天汇聚在线上会议室,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论坛会议的形式纪念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保护荒漠生态,展示大美新疆”。论坛旨在共同宣传、研讨荒漠化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共同为“一带一路”荒漠化问题及其防治献计献策,共同为“大美新疆”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主席白春礼、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Ibrahim Thiaw、泛非绿色长城执行秘书Abdoulaye DIA、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王振宇、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张元明以及新疆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分别致辞,“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荒漠化防治专题联盟主任、新疆生地所研究员雷加强主持开幕式。

3)《UNESCO世界遗产与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江西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值此全国第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与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江西高峰论坛于6月11日在江西师范大学举行。论坛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江西师范大学、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共同主办,HIST南昌分中心等单位承办。UNESCO相关机构、世界遗产和地质公园主管部门以及遗产地管理者、学者等近百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由欧亚科学院院士、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HIST南昌分中心主任林珲主持,江西省文化与旅游厅副厅长丁新权、庐山市长王斌、江西省林业局自然保护地处邓兆芳等相关部门有关领导出席。参会嘉宾表示,要从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保护与管理,全域旅游产品开发,全面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唱响江西品牌等四个方面共同做好江西省遗产及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4)《首次!科学家绘制出日球层边界的三维地图,观测太阳风与星际风间激烈碰撞》:近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Astrophysical Journal)上的论文中,来自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第一作者丹·瑞森菲尔德(Dan Reisenfeld)表示:“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能够测量它,并绘制它的三维地图。”日球层是由太阳风产生的气泡(太阳风的影响范围),太阳风主要由质子、电子和阿尔法粒子组成,从太阳延伸到星际空间,保护地球免受有害的星际辐射。Reisenfeld和一个由其他科学家组成的团队使用了来自美国宇航局绕地星际边界探测卫星(IBEX)的数据,该卫星长期以来负责探测来自日鞘(heliosheath,太阳系和星际空间之间的边界层)的粒子。这个团队能够绘制出这个区域的边缘——一个被称为日球层顶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向外推向星际空间的太阳风,会与向内推向太阳的星际风发生碰撞。

5)《我国荒漠化沙化石漠化土地面积持续缩减》:6月17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为“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前,我国已成功遏制荒漠化扩展态势,荒漠化、沙化、石漠化土地面积以年均2424平方公里、1980平方公里、3860平方公里的速度持续缩减,沙区和岩溶地区生态状况整体好转,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我国荒漠化石漠化防治工作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不断健全法律法规,优化顶层设计,持续深化改革,加强监督考核,实施重点工程治理,强化荒漠植被保护。“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097.8万公顷,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160万公顷,建成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46个,新增封禁面积50万公顷,国家沙漠(石漠)公园50个,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面积分别达0.8亿公顷、1.73亿公顷,荒漠生态系统保护成效显著。

6)《沈阳生态所参加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大河湾示范区调研考察》:“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简称“黑土会战”)是中科院在系统总结“黄淮海”、“渤海粮仓”等农业科技攻关重大任务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东北地区黑土地退化严重等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大问题,充分利用长期科学研究和技术、数据积累,为农场建设、粮食增收而展开的又一项重大农业科技工程。为了更好的推进黑土会战的有序开展,6月17日,中国科学院张涛副院长、科发局农业科技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竑晟,黑土会战专项负责人、东北地理所姜明所长等专家组成员一行调研考察大河湾示范区。我所作为大河湾示范区模式一“漫坡漫岗黑土侵蚀阻控模式”示范任务的主持单位,由武志杰研究员带队的骨干成员一行7人参加了此次调研考察会议。

7)《空天院组织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B版体系文件评审会》:6月15日,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质量处组织召开第九次EPG会暨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三级B版体系文件评审会。会议特邀两位外部评价专家,由EPG组长、空天院党委副书记吴海涛主持。全院50多名EPG成员参加。质量处处长徐建斌首先介绍了此次B版本体系文件形成过程、目前状态和主要变化。他指出,在全体EPG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空天院按照计划完成了B版体系文件的换版,目前形成的0.7版体系文件共计149份,继承了原A版2.91版体系文件,涵盖了B版标准的全部实践。会议重点针对B版体系新增部分及变化较大的21份文件进行了评审。文件编写负责人对文件更改的原因、更改内容以及更改后对相关文件的影响进行了介绍。现场EPG成员通过质询、讨论,结合外部专家的指导意见,形成了体系文件改进意见。目前收集到的改进意见共约120余条。

8)《数字孪生创新应用研究中心在汉揭牌 6项人工智能产业成果转化签约》:6月15日,“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应用国际交流论坛暨江岸区科技成果转化签约大会”在武汉会议中心召开。会上,数字孪生创新应用研究中心揭牌,6项人工智能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签约,签约金额4000万。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培根在演讲时提到,数字孪生需要工业互联网、5G、大数据分析、工业软件等支撑。当前正处于一个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数字孪生集合各类新兴技术,将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相融合,逐渐成为智能制造等行业的重要应用趋势,也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推动着技术创新和产业革新,推动更智能、更绿色、更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将在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和数字中国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行业动态

1)《导航定位研究团队为“祝融号”火星车保驾护航》:6月11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在京举行,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导航定位研究团队为“祝融号”火星车遥操作任务支持提供了可靠保障。导航定位研究团队承担并圆满完成了火星车着陆区地形分析和地形三维重建、着陆点高精度快速定位、火星车驶离阶段的移动策略生成和任务规划、视觉系统高精度在轨几何标定、巡视探测阶段的火星车精确定位与地形恢复、火星车位姿估计和路径规划、多光谱相机机构运动计算等关键任务。

2)《全球首颗木制卫星通过平流层测试,未来将被送入太空》: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将一颗微型木制卫星送入轨道,看看它能否经受住太空严酷的环境。它已经通过了一次进入平流层的测试。 WISA Woodsat是一颗4英寸(10厘米)平方的卫星,计划于秋季由位于新西兰的Rocket Lab的Electron火箭发射。进入轨道只是冒险的一部分。一旦到达那里,该团队将监测这小立颗方体,看看它的胶合板是如何抵抗寒冷、炎热、辐射和太空的真空的。Woodsat是CubeSat复制套件公司Arctic Astronautics的联合创始人Jari Makinen的创意。欧航局(ESA)提供了一套传感器来跟踪卫星的性能,与此同时还能帮助进行飞行前测试。

3)《启程!中国航天员飞赴中国空间站》:6月17日,遨游在太空的中国空间站喜迎首批“访客”——在神箭神舟的一路护送下,3名中国航天员飞赴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3个月的巡天之旅,也为即将到来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9时22分27秒,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点火起飞。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中国航天员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这型执行过14次任务、可靠性指标0.97、安全性指标0.997的“神箭”托举下,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启程。船箭在预定轨道分离,使用了国产芯片和北斗导航技术的神舟飞船,在太空飞行6.5小时后,将与已经和天舟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对接,3名航天员依次进入空间站组合体。

4)《“神十三”待命 紧急时可发射太空救援》:6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画面。神舟十二号飞船从运送三名航天员前往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到驻留三个月之后再将他们安全送回地面,整个过程将实现我国载人航天任务五个“首次”: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首次实施绕飞空间站并进行径向交会;神舟飞船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着陆场的能力;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

5)《我国最大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试航成功》:17日获悉,我国最大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再次传来好消息:该船已于近期在我国东海海域完成常规航行试验,各项指标表现优异,投入使用后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移动校园”,为中山大学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再添“重器”。据介绍,“中山大学”号排水量6880吨,续航力15000海里,具备无限航区全球航行能力,是目前国内设计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该船设计方和建造方表示,“中山大学”号是一艘配置高、能力强,创新技术高度集成的新一代大型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该船建造方江南造船介绍,此次试航的各项测试结果表明,“中山大学”号设计和建造非常成功,船舶的安全性、经济性、操纵性全面达到预设目标,在空船重量控制、振动噪声、总体布置、抗风稳性及配载、电站负荷和油耗、动力系统可靠性以及生活环境舒适度等方面均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6)《西安地图出版社数字产品“初遇长安”在2021西部数字经济博览会上展出》:6月16日至18日,2021西部数字经济博览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西安地图出版社携数字产品“初遇长安”与相关文创产品参加博览会。博览会以“提速数字经济 共享数字未来”为主题,由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通信管理局联合主办。“初遇长安”是面向公众开发的西安历史文化交流与互动学习移动平台,该平台基于GIS空间可视化技术,在西安数字历史地图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媒体、云计算、时空框架等技术,集成了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平台围绕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以长安名人、地名故事、诗词歌赋、里坊布局、历史事件及遗址遗迹等内容,全方位展示了西安的历史文化。平台设计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卡通人物形象,可与用户互动,开启语音智能问答模式,用户可自主选择畅游路线,开启一段长安文化的体验之旅。

7)《俄格洛纳斯轨道星座2021年将补充2-4颗卫星》:6月18日消息, 俄火箭航天业消息人士对媒体称,俄罗斯全球导航系统格洛纳斯轨道星座将于2021年补充2-4颗卫星。消息人士说:“正准备(2021年)发射2-4颗卫星。”据他称,7月计划完成第16号“格洛纳斯-K”卫星的制造,但其发射只能在第15号同型卫星在轨测试后进行,测试定于10月结束。该消息人士不排除,将发射升空的新卫星将是编号为61号的最后一颗“格洛纳斯-M”。

科研进展

1)《基于生态因子对水力学参数适应阈值的水文连通性评估取得进展》: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筑坝、围堤、建库等一系列人类活动削弱、甚至阻隔了湖泊与江、河的连通,并造成严重的生态影响;因此迫切需要一套稳健、易操作的工具实现对水文连通性的定量评估。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A专项等项目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张奇研究员团队的谭志强、李云良等科研人员基于已有研究开发了一个新的水文连通性评价工具(Connectivity Assessment Tool v1.0,CAST1.0)。CAST1.0是一个以参数/阈值推荐、数据预处理、连通性分析和结果预览为主要功能,耦合干湿变化以及水鸟、鱼类、浮游藻类和大型底栖动物适宜的水深、流速、水温阈值的“有效水文连通性”定量评估软件。

2)《陆地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课题组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碳水交换研究取得新进展》:人类活动导致的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剧增所引发的气候变化目前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紧急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中国政府承诺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双碳”目标。编制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清单和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具有重要的存碳和持水功能,但其环境调控的空间格局尚不清晰。因此,陆地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课题组以青藏高原代表植被类型长期的涡度相关观测数据为基础(图1),分析了碳水交换的环境驱动和生态格局,以期为评估高寒草地碳素固持和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寒草甸、高寒灌丛和高寒草甸草原表现为碳汇,年均强度收敛于70 g C/m2,但高寒泥炭湿地和高寒草原均表现为碳源。高寒灌丛和高寒草原的系统呼吸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碳汇能力取决于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

3)《北京大学遥感所任华忠团队在城市地表温度遥感反演方面取得新进展》:为了更加准确地获取城市地表温度,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任华忠研究团队构建了考虑三维结构特征的城市冠层热辐射传输模型,重新定义了城市冠层温度和发射率,评估了几何效应对地表温度和大气层顶亮温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基于传统的温度与发射率分离算法(Temperature-Emissivity Separation, TES),定量描述了城市像元三维结构特征而导致的几何效应、邻近效应以及大气下行热辐射在城市冠层内的多次散射,建立了适用于三维结构像元的新型城市地表温度与发射率分离算法(Urban TES, UTES),将其应用于高分五号卫星观测的高空间分辨率(40m)的热红外遥感影像,反演得到北京市核心城区的地表温度,并比较适用于城市地表的UTES算法与适用于平坦地面的传统TES算法,结果表明,城市几何特征在高空间分辨率的热红外遥感影像中较中低空间分辨率而言更为明显,对高空间分辨率的ULST反演具有重要影响。对于特定的模拟场景,几何效应对于高分五号四个热红外波段城市冠层有效辐射温度的影响分别为3.2K,4.2K,4.0K和3.9K;对大气顶层亮温的影响分别为2.4K,3.3K,3.3K和3.0K。

4)《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退化下活动层土壤的微生物稳定性降低与碳损失紧密关联》:多年冻土区储存着大量有机碳,约占全球土壤碳库的一半以上。气候变暖背景下,多年冻土退化导致土壤有机碳降解并以温室气体形式释放,进一步加剧气候变暖。作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引擎”,微生物在调控多年冻土区土壤碳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有关多年冻土退化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稳定性变化特征及其同碳损失关联机制的系统认知依然缺乏。此外,以往研究往往忽视了更为活跃、受气候变化直接影响更大的活动层土壤,且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相关研究尤其缺乏,因此难以深入认识全球变暖背景下多年冻土退化的生态与气候效应。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简称西北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为核心的联合研究团队,在疏勒河源冰冻圈与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研究站(西北研究院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共建站)的长期定位监测点开展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特征,发现多年冻土退化降低了活动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表现在重度退化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微生物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更高、微生物共现网络更不稳定且稳健性更低。

5)《我国学者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取得进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91315、41521003、21707006)的资助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董兆敏、范文宏团队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赵晓丽、吴丰昌团队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合作建立了我国POPs暴露数据库, 实现了中国近30年间POPs物质的暴露水平、时空趋势的分析以及健康风险的评估。研究成果以“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质的在线数据库” (A Web-based Database on Exposure to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in China)为题,于2021年5月4日在《环境健康视野》(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上发表。论文链接:https://ehp.niehs.nih.gov/doi/full/10.1289/EHP8685。

人才招聘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强教授团队2021年6月招聘2名生态水文博士后启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强教授团队2021年6月招聘2名生态水文博士后,李强教授负责的团队长期从事生态水文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主要集中探索森林植被恢复和气候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应聘条件:恪守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学风正派诚实守信;具有水文水资源学、地理学、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或其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年龄在35周岁以下;以第一作者在本领域国际主流学术刊物发表过研究论文;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中国农业大学草地农业生态遥感课题组2021年6月招聘1名博士后》:中国农业大学草地农业生态遥感课题组招聘博士后研究员1名。主要从事草地生态系统植被变化的遥感监测、植被动态模拟、生态效应评估及草地优化管理模式构建。结合多源对地观测技术、模型模拟方法以及草地管理实验,研究草地植被变化的规律、机制及效应,探索优化草地多功能性的可持续管理策略。基本条件:35岁以下,3年内获得博士学位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具有生态学、草学、地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或相关学科的专业背景;具有良好的中英文听说读写交流能力,以第一作者发表过科研论文。

3)《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所2021年6月招聘2名科研助理启事》: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所,现根据工作需要,公开招聘科研助理2名。基本要求: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统计学、数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专业背景,年龄不超过35周岁。具有能源与气候变化战略与政策相关领域研究背景和项目经历者优先考虑。事业心强,勤奋扎实,善于钻研,具有较强的报告撰写能力和学习能力。工作细致、积极主动,善于沟通,具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项目申请

防灾减灾

1)《黑龙江呼玛县河流水位持续上涨 部分村庄出现内涝》:6月20日,受上游来水及区间降雨共同影响。黑龙江干流上游呼玛江段与黑龙江支流呼玛河段水位上涨迅速,呼玛河桥水位仅一天的时间就比19日上涨1.45米。处于白银纳乡下游的呼玛河大坝兴华乡段水位也明显升高,形成易漫坝的险情。为消除隐患,呼玛县提前组织派驻守的森林消防指战员、林场工人、乡镇干部120余人对坝体开展应急处置。共出动挖掘机、装载机等设备,装填防汛沙袋两千六百余袋,加固土质堤坝150多米。兴华乡三个村屯的315名村民有序撤离至安全地带。据当地水文部门介绍,目前水位仍在上涨,将在6月23日迎来洪峰。

2)《江南华南等地有较强降水 东北地区华北多雷阵雨天气》:6月22日08时至23日08时,新疆西北部、青海南部、江南南部、西南地区南部、华南大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福建南部、云南东部、广东中东部、台湾岛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100~120毫米)。新疆东部部分地区有6~7级风。

3)《21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 东北洪水和南方强降雨防御须加强》:20日从水利部了解到,受近期持续降雨影响,黑龙江、内蒙古、江苏、浙江、重庆、四川等省区市的21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最大超警幅度为0.01-2.75米。受干支流来水影响,预计黑龙江、嫩江干流将出现明显洪水过程,嫩江可能发生编号洪水。据气象部门预报,6月21-24日,江南南部、华南大部、西南东南部将有一次强降雨过程,暴雨区内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当日主持召开会商会,分析研判雨情、水情形势,安排部署东北洪水和南方强降雨防御工作。

4)《暴雨天气该准备哪些自救用品》:又到雨季,每年的一场场暴雨,给受灾地区带来财产甚至生命损失。灾后反思,暴雨多发地区的居民,很有必要准备一些自救用品,当暴雨来袭被困“汪洋”时,当生命受到威胁时,它们能为我们赢得更多的“生机”。

5)《为什么二氧化碳会成为地球的温室气体》:为什么二氧化碳被人们称为温室气体呢?二氧化碳是一种红外活性分子,它能吸收地球表面释放的长红外辐射。1856年夏季,科学家尤妮斯·福特试图找出影响太阳光热量的因素,她的实验结论显示,在阳光照射下,富含碳酸气体(现在被称为二氧化碳)的封闭环境比在普通空气环境中升温更快,当远离阳光直射时,它的冷却速度要慢很多。尤妮斯在论文中指出,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层会给地球带来高温,假设在地球历史上的某个时期,空气中混入二氧化碳的比例比现在更大,将出现高温气候……。但由于该论文并未发表,该研究结论在当时并未引起太多关注,但现在伴随着全球气候趋暖,人们开始更加关注二氧化碳气体效应,显然当前正如尤妮斯在19世纪50年代所预测的那样,人类正在面对一个不太愉快的高温未来。

label :
    请 登陆 后进行评论

评论列表 ( 0 )

 



最多关注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