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促会小组举行“西部情怀·珠峰青年论坛”学术交流会》:应中科院青促会西北研究院小组邀请,兰州大学教授董广辉到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简称西北研究院)作了题为“丝路文明演化与人类生存环境变化”的学术交流报告。报告由青促会小组组长牛贺文主持。会上,董广辉从兰州大学环境考古研究团队简介、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国内外研究进展、丝绸之路文明定义、丝绸之路人-环境相互作用以及当前研究热点等方面作了精彩介绍。
2)《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到成都山地所调研中巴中心建设工作》: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以下简称“中斯中心”)主任、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张长生一行到成都山地所调研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巴中心”)建设情况。成都山地所副所长陈晓清,中巴中心副主任、成都山地所副所长苏立君等出席座谈会。会议由陈晓清主持。陈晓清对张长生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自2015年中斯中心建设以来,南海海洋所与成都山地所保持着深入的合作,中巴中心的筹建工作也得到了南海所与中斯中心的指导与支持。他希望双方能各自发挥海外中心独特的优势,在“一带一路”重大工程项目、防灾减灾、资源与生态合作等方面持续展开多学科领域的合作交流。
3)《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深时地球科学知识图谱与知识演化”指南引导类原创探索计划项目启动会暨学术交流会顺利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组织召开了2020年度指南引导类原创探索计划项目“深时地球科学知识图谱与知识演化”启动会暨学术交流会。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侯增谦院士出席会议并讲话,地球科学部主任郭正堂院士主持会议开幕式。指导专家组、项目负责人及研究骨干等100余人参加会议。“深时地球科学知识图谱与知识演化”指南引导类原创探索计划项目是地球科学部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实施方案(试行)》要求,在2019年与信息科学部共同组织第242期的“数据驱动地球科学:从传统到数据时代”双清论坛研讨基础上,组织专家多次论证,凝练聚焦相关科学问题,于2020年度以“深时地球科学知识图谱与知识演化研究”为主题发布指南征集的首批引导类原创探索计划项目,旨在通过推动地球科学与信息科学、数学的深度交叉,催生地球科学领域全新的研究范式。
4)《我国将开展无人区探索、太阳系考古》:在4月24日举行的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作题为《太阳系边际探测关键科学问题》的报告。他透露,中国已经启动太阳系边际探测工程论证工作。王赤在报告中指出,对太阳系边际探测的科学背景、关键科学问题和探测科学目标做深入分析,旨在揭示日球层物理、太阳系演化、恒星际物理等重大科学问题。
5)《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学术交流会召开》:中科院定量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举办了主题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的学术交流会。20余人参会。会上,相关研究人员首先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组成、框架结构及其应用场景。以遥感图像目标检测及应用为例,介绍了常用的遥感图像数据集。然后从遥感数据特征及网络模型结构两个方面,对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的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与会人员就卷积神经网络目标检测流程、检测机制和检测难点展开讨论,并对网络模型优化思路发表了看法。
6)《成都山地所在“天府科技云服务”第二届科学传播大赛荣获佳绩》:由四川省科协、团省委、中科院成都分院主办的“天府科技云服务”第二届科学传播大赛决赛于4月24日在成都举行。本次大赛分为科幻创新作文组、科学诠释者组、视画组、科技馆组,共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共21个地市州60余家单位报名参加。成都山地所硕士研究生廖莹在“科学诠释者组”118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顺利晋级决赛,并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荣获成人组一等奖,被授予“四川省优秀科学诠释者”荣誉称号。成都山地所获得大赛优秀组织奖。
7)《南粤航空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揭牌,每年招百名“造星少年”》:近日,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广州市南粤航空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正式揭幕,助推广州航空航天科技教育产业发展。据悉,研究院将每年招募100名优秀学子参与科教小卫星设计与研发,并每两年实施发射一颗科教小卫星。据了解,南粤航空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是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中国宇航协会、广东省气象局、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等单位指导下,由北斗星际(广州)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刀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得到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孙家栋,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何质彬等众多航天专家指导,致力于青少年航空航天科技教育创新工作。
1)《迄今最小且最近地黑洞“独角兽”发现》: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天文学家发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小黑洞,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接近地球的黑洞。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独角兽”,一方面由于它是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黑洞,另一方面由于它是在独角兽座(又称“麒麟座”)中被发现的。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4月21日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独角兽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的三倍,但对于一个黑洞来说该质量极小。宇宙中很少发现这种质量的黑洞。该黑洞距离地球1500光年,仍然在银河系内。
2)《跨界商业航天,公募基金领域首颗冠名卫星即将上天》:公募基金业首颗冠名卫星“嘉实动力先锋号”,计划将于今年4月27日在山西太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搭乘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升空。该卫星由嘉实基金成长风格投资总监姚志鹏发起冠名。此颗卫星系国内公募基金业首颗冠名的遥感卫星,主要承载商用遥感任务,服务于土地资源勘查、环境监测、农作物估产等领域。
3)《中国探月工程,绝不只是从月球取土那么简单》: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筑梦百年,光普校园”航天日科普活动。图为科普志愿者为同学们介绍钱学森的感人事迹及我国运载火箭知识。
4)《高分卫星数据自给率超80%,首批共性产品发布》:近日,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发布首批高分专项应用共性产品,2米/8米分辨率产品每年更新,16米分辨率产品每月更新,时空分辨率及产品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可在高分专项的共享平台上免费获取。目前,高分卫星数据已经实现替代进口、自给率达80%以上,高分专项部署18个行业应用示范,设立31个省级高分数据与应用中心,高分卫星应用已经成为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5)《嫦娥六号任务预计2024年前后实施 或将继续月背征途》:“嫦娥六号任务拟瞄准2024年前后实施,目前正论证以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为着陆点开展采样返回和探测。嫦娥七号、八号任务也正在研究中。”这是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近日在江苏南京举行的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上发言时披露的信息。
6)《嫦娥四号探测器创造了在月背工作最长时间纪录》:嫦娥四号探测器自2019年1月着陆月球背面以来,已经完成了29个月昼工作,现在已经进入月夜休眠。截至目前,玉兔二号月球车已经累计行驶超过708米。作为第一个着陆在月球背面的人类航天器,嫦娥四号探测器创造了在月背工作最长时间纪录,获取了大量月球的科研探测数据,为人类了解月球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料。
7)《OneWeb“一箭36星”在俄东方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的消息,当地时间26日,携带36颗卫星的俄罗斯“联盟2.1b”号运载火箭,在位于俄远东地区的东方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目前火箭第三级已与运载火箭分离,即将将36颗卫星送入距离地面450公里的预定轨道。据OneWeb公司发布的消息,本次发射是为了纪念人类首位宇航员加加林进入太空60周年。按照计划OneWeb公司将向距离地面450公里的近地轨道发射共648颗卫星,并于2021年开始利用这些通信卫星提供商业服务,预计2022年底前OneWeb公司所发射的卫星数量将足够覆盖全球服务。
1)《乡村居业协同:村镇人居业融合发展的高级形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在推动城乡人口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要素重组的同时,也加速了乡村地区的发展转型与空间重构。作为乡村地域经济社会活动主要空间载体的乡村土地利用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乡村建设空间扩张,“人地分离”问题严重;另一方面,许多传统乡村加速衰落,村庄“空心化”趋势严重,导致乡村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功能退化、社会主体弱化等“乡村病”。党的十九大立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以破解城乡发展不协调、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弥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乡村短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破解乡村衰退难题,成为学术界研究关注的焦点,也是地理学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发挥综合研究优势的重要课题。
2)《东北地区多年冻土退化研究获进展》:中国东北地区的多年冻土是兴安岭-贝加尔湖型多年冻土的一部分,是高纬度和高海拔多年冻土的过渡类型。中国东北地区是全球多年冻土退化最显著的区域之一。多年冻土的退化对区域生态环境、水文过程、碳循环以及寒区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研究在气候变化和环境要素的共同影响下,中国东北多年冻土在过去70年里发生的显著退化,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简称西北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吴青柏研究员团队基于中国东北地区258组气象台站数据、再分析数据、DEM数据,借助地理加权回归,分类聚类和单元统计的方法,研究了该区多年冻土过去70年的退化特征,阐明了环境要素对区域多年冻土退化的影响。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系统过程与服务研究组2021年4月招聘1名科研助理启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系统过程与服务研究组因工作需要拟招聘科研助理1名,主要开展空间制图及研究报告撰写相关工作。任职条件:身体健康,性格开朗,硕士及以上学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熟练掌握遥感/GIS及相关制图-软件的操作,有生态学、地理学等相关专业背景;责任心和团队精神强,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任务执行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身体健康,无住房和户口要求,有科研报告撰写基础、能长期稳定工作者优先录用。
2)《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环境工程组2021年4月招聘1名科研助理启事》: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环境工程组拟招聘科研助理1名。招聘条件:热爱祖国,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行为端正,遵纪守法;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优秀的团队精神,良好的沟通能力;硕士学位。专业要求:测绘、地理学等相关专业,具有GIS使用和开发经验,及环境学背景者优先。
3)《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所2021年4月招聘2名科研项目助理启事》: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所现根据工作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科研项目助理2人。岗位职责:从事高新区绿色创新发展领域的研究,协助搜集资料、数据分析,参与相关研究工作等。基本要求:具有国内外大学硕士及以上学历,地理学、环境学、经济学、统计学或理工科相关背景,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对科研有浓厚兴趣,勤奋扎实,善于钻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工作积极主动、细致耐心,善于沟通,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年龄不超过35周岁。
4)《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组2021年4月博士后和特别研究助理招聘启事》: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组长期致力于景观格局与水土生态过程和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因科研工作需要,拟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2-3名,主要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屏障功能优化、生态脆弱性和生态安全评估以及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过程模拟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工作。申请条件:年龄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需具备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学、水文学、地理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专业背景之一,具有以上多学科背景、在区域或全球尺度开展过相关工作者优先考虑;具备较强的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至少发表1篇SCI论文。
5)《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2021年4月项目聘用人员招聘启事》:因科研工作需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项目聘用人员2-3名。岗位职责:地球大数据管理与标准规范;防灾减灾知识应用与数据审查;“一带一路”经济走廊信息服务。岗位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具有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绘工程、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学历及背景;能够熟悉使用ArcGIS、ENVI等数据处理工具软件,或者掌握Java和GIS网络编程、数据库管理技术;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英语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强者优先;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
1)《风沙再起 强度稍弱 中央气象台专家解读本轮沙尘成因及影响》:春季,气温回升,而强大的冷空气和来势汹汹的沙尘却没有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画上休止符。4月25日下午起,大范围沙尘天气再次影响我国多地。目前甘肃中西部、内蒙古西部已经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甘肃张掖、内蒙古阿拉善盟局地出现沙尘暴,今天夜间至明天白天京津冀地区也将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中央气象台持续发布沙尘暴预警。为何今年沙尘天气一轮接一轮?本次沙尘天气会对我国产生哪些影响?针对此次沙尘天气过程,专家为公众详解沙尘成因及影响。
2)《华南和江南南部等地有明显降水 西北地区华北等地将有大风沙尘天气》:4月27日08时至28日08时,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广西东部、广东、海南岛、福建中南部、云南东部及吉林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广东中部局地有暴雨(50~80毫米)。内蒙古大部、华北等地部分地区有4~6级风,阵风7~8级。华南和江南南部等地有明显降水。27日至28日,华南大部、江南南部等地有较强降水,广西东部、广东中北部和西南部沿海、海南岛西北部、福建南部、江西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局部地区有大暴雨。
3)《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部署各地做好2021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应急演练工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减灾委员会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部署要求,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精心组织、广泛开展防汛、地质灾害、森林防火、地震等应急演练活动。通知要求,各地区要针对相关预案方案和工作机制组织演练,最大限度模拟灾害防范应对的真实场景,组织包括人员疏散和搜救、应急指挥、部门联动、群众生活救助、伤员救治、物资调运、社会力量参与等科目内容的演练活动,以真演实练提高各类灾害应急能力。要聚焦提高先期处置能力,协调指导各成员单位以及城乡社区、农村制定简便易懂的应急指南,明确应对灾害撤离路线、安置场所、物资保障等内容流程,有针对性开展常态化应急疏散和避险逃生演练,并积极推进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主动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4)《沙尘天防御知识》:近日,北方地区将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为了预防沙尘天气所造成的危害,沙尘天气出现后,人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避免在广告牌和老树下逗留。在强大风力的作用下,安装不牢的广告牌或根基不稳的老树容易倒塌或断裂,危及行人的生命安全。(2)及时关闭门窗,减少外出,特别是老人和儿童。必须到室外活动的人最好戴上口罩,也可以用湿毛巾、纱巾等保护眼、口、鼻,以有效减少沙尘吸入体内。进食前应注意洗净手和脸。(3)由于天气比较干燥,人们应多饮水,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加快体内各种代谢废物等排出,这对皮肤和全身保健都很有益。(4)一旦发现身体有明显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5)在大风天气中应少骑自行车,因为侧风向骑车有可能被大风刮倒,造成身体损伤。
5)《余震波到底有多强》:说到余震,首先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地震序列。在大地震前后往往有较小地震结伴而来,这种时间和地域上有关联、结伴而来的地震,就称之为地震序列,并被专家们划分为主震型、震群型和孤立型几种类型。余震发生地点一般在主震发震断层附近一定范围内,从专业上讲,就是这些余震的震源运动方式也会与主震相似。余震持续时间与主震震级,以及震区构造变形速率或者地表变形大小相关:主震震级越大,余震持续时间就会越长;主震震级小一点,余震持续的时间相应也会短一些,有的会持续几个月或几年。震级特大的主地震发生后,余震甚至会持续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也就是说一次大地震之后余震会持续发生,直至地震活动水平接近该区域大震发生前的活动水平,一个完整的地震序列才能形成,一次大地震所引发的余震才算真正结束。
评论列表 ( 0 )